喝茶的地方你懂
朋友又在朋友圈晒图了:精巧茶盏、青烟袅袅、满目雅致。配文:“品茗,需得这般清雅处方得其味。” 我瞧着那照片里一丝不苟的禅意,忍不住腹诽:“喝茶的地方?你懂?”
说起喝茶的地方,我脑子里先蹦出来的,竟是小时候乡下老屋的灶间。暑气蒸腾的正午,灶膛里的火舌刚歇,父亲浑身汗透,像从水里捞出来一般。他径直走到水缸边,抄起那只粗瓷大碗——那碗口沿已磕碰出几个小小的豁口——掀开锅盖,舀起半碗滚烫的、深褐色的茶汤。他顾不上烫,凑到嘴边,先是试探着啜吸一小口,然后便“哧溜哧溜”地大口吞咽起来,喉结随着每一次吞咽上下滚动,汗水沿着黝黑的脖颈蜿蜒而下,砸在油腻腻的地面上,瞬间便洇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迹。
那茶汤,无非是粗枝大叶的土茶梗子,在大铁锅里熬煮得浓酽苦涩,是庄稼人田间地头解渴祛暑的“神仙水”。父亲喝罢,常常满足地长叹一口气,仿佛周身的热毒与疲惫都随着那碗滚烫的粗茶一同被冲走了。那声叹息,那汗水砸地的声响,还有那粗瓷碗磕碰锅沿的脆响,竟成了记忆里最真实、最熨帖的“茶道”之声。
茶汤与心
如今城里那些“喝茶的地方”自然多起来了。窗明几净,茶具精美,茶艺师动作行云流水,背景是空灵的古琴。然而,这精心构筑的氛围,有时却像一层薄纱,反而隔开了人与茶汤最本真的相亲。
记得有次在这样一个雅致所在,邻座几位茶客谈兴正浓,话题却始终围绕着茶室的设计、茶器的收藏、某位“大师”的轶事,乃至手中这泡茶的“江湖地位”与惊人市价。沸水淋壶,白雾氤氲,茶香本该是主角,可那香气似乎只是他们谈话中一个不经意掠过的注脚。茶?好喝吗?不知道。昂贵的叶子在昂贵的器皿里翻滚沉。咛嘎鄣模词贾帐遣柚饽歉鼍墓怪的“壳”。
如此看来,喝茶的“地方”,竟仿佛成了一道隐形的考题。真正的茶客,或许无需倚赖外在的华服。曾在某个喧闹老茶馆里,遇见过一位沉默的老者。他自带一只磨得发亮的旧搪瓷杯,杯壁积着深色的茶垢。伙计熟稔地拎来大铜壶,滚水冲入杯中,几片粗茶便在沸水里上下翻腾舒展。老人不说话,只是专注地嗅着那升腾的热气,然后一小口一小口地啜饮着,眼神里是纯粹的安详与满足。茶馆里人声鼎沸,他独自守着他的搪瓷杯,自成一个静谧的宇宙。
喝茶的地方,哪里需要懂?无非是心在何处安放罢了。那些真正懂得茶味的人,心之所安,便是佳境。陋室灶边,粗碗浓酽,汗滴砸地,那是生命劳作的酣畅回甘;闹市茶寮,旧杯一盏,喧嚣不入耳,那是浮世中守住的一方清宁。
所谓“懂”,并非指认那些标榜风雅的坐标,而是了然何处能容一颗朴素的心,安静地承接一杯茶汤的暖意。下次若见人于街角蹲踞,捧一大碗酽茶,就着喧嚣一饮而。闱夷帧峭胫蟹诘模诵碚亲钫媲械娜松鑫。喝茶的地方?他懂,他真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