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阳附近100块钱3小时
那个周末上午,阳光透过窗帘缝儿,像根懒洋洋的金线,斜斜地戳在地板上。我瘫在床上,手指在屏幕上机械地划拉着,仿佛那方寸之间便是整个世界。唉,这日子,似乎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捆住了手脚。
就在我百无聊赖、对着天花板发愣的时候,一个念头像只淘气的麻雀,“扑棱”一下飞进脑海:干嘛不出去?就现在!摸出钱包——嘿,刚好一张红票子,皱巴巴的,透着点“怀才不遇”的委屈劲儿。
只带100块,出发!
没多想,抓上它塞进口袋,踢踏着鞋子就出了门。楼下公交站牌前,我眯着眼搜寻目的地。手指点在“沧水铺”三个字上,行,就是你了!车费?嘿,才三块五,这启动成本,划算得很!
车子晃晃悠悠驶离市区,水泥森林在窗外一点点矮下去、淡出去。取而代之的,是豁然开朗的天空,大片大片青翠的田野。风从半开的车窗灌进来,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湿润气息,一下子撞进肺里,爽快!车上大多是些去周边村镇的乡亲,操着浓重乡音的家长里短,竟比手机里那些精心剪辑的短视频更让人听得津津有味。
不到四十分钟,车子停稳。下了车,眼前是一条挺安静的老街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溜光水滑,两旁的木房子,有些门板掉了漆,显出一种褪色的温和。时间在这里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,一只黄狗在屋檐下打着盹儿,尾巴偶尔懒洋洋扫一下地面。
小镇时光机
街角有个小摊子,一口油锅“滋滋”响着,香气霸道地直往鼻子里钻。凑近一看,金黄的油条在油锅里翻滚膨胀,旁边小竹匾里躺着焦黄喷香的葱油粑粑。“老板,油条一根,葱油粑一个!” 热乎乎的拿到手里,酥脆滚烫,一口咬下去,油条的空心感混合着面香,葱油粑的焦脆裹着咸香葱味,简单粗暴的好吃!几块钱,就换来了满嘴的踏实。
捧着美食往前走,路过一家杂货铺。店门口坐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,戴着老花镜,正眯着眼穿针引线。阳光暖暖地照在她身上,像一幅安静的画。她抬起头,冲我笑了笑,那笑容里没有一丝城市的防备,只有一种被时光浸透的柔和与善意。我也忍不住对她笑笑,心里那点出门前的烦躁,像被这笑容轻轻拂过,无声无息就消散了。
街尽头有座小小的石桥,桥下溪水潺潺。我在桥墩上坐下,风拂过水面,带来清凉的水汽。远处田埂上,农人弯腰劳作的身影在绿意里若隐若现。时间像桥下的水,无声流过,心也跟着沉静下来。
回程前,又绕回老街,买了两个刚出炉的芝麻豆子茶饼,甜香扑鼻,打包带走——这是给明天留的念想。盘算一下,车费来回七块,油条粑粑七块,茶饼十块……嘿,那张红票子,还剩下大半张在口袋里安稳地躺着呢。
回益阳的车上,窗外暮色渐染。捏着口袋里那剩余的钱,心里竟有一种奇异的满足感。原来,无需精心策划的远行,不必高昂预算的铺张,就在城市触手可及的边缘,用一张薄薄的纸币和三个钟头的闲散,便能兑换到如此饱满的松弛与宁静。
城市生活时常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,而偶尔的逃离,竟是如此廉价的解药——它藏在附近小镇的阳光里,在陌生人的笑容里,在一口滚烫的葱油粑里。下次再被钢筋水泥围困,不妨也试试看:兜里揣上一张红票子,给自己三个小时,去附近的小镇透口气。生活的惊喜,往往就埋伏在那些看似寻常的转角处,等着你去撞个满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