蚌埠150的爱情在哪条街
那天下午,蚌埠150街区上空飘着烧饼夹里脊的油香气,混着点初秋的凉风。我揣着几分没来由的闲心,踩在解放路磨得光溜的石板上,心里头嘀咕:都说150藏满了故事,那“爱情”这玩意儿,究竟藏在哪条街的哪片树荫下?
刚拐进解放路,老百货大楼那褪了色的招牌像本旧书。树底下,几个穿校服的少年围成一圈,中间那个女孩脸蛋红扑扑,手里攥着个什么小玩意儿,被同伴们哄笑着推向一个瘦高的男孩。男孩挠着头,笨拙又慌乱地接过去,耳朵尖红得滴血。那点羞涩的甜味儿,比空气里飘着的糖炒栗子还黏糊。青春的爱恋。蟾啪筒卦谡庑┛目陌戆、闪闪发亮的试探里吧?
往前走几步,太平街口那家开了几十年的老面馆,蒸汽氤氲。靠窗那桌,坐着一对中年人。男人埋头呼噜噜吃着面,额角渗出细汗;女人不紧不慢,把自己碗里的大块牛肉,一片片夹到他碗里,动作熟稔得像呼吸。男人抬头,也没说“谢”,只咧嘴一笑,眼角的皱纹堆叠起来。女人嗔怪地瞥他一眼,低头搅动自己那碗清汤寡水的面。没有甜言蜜语,只有碗筷轻碰的细响,像一首唱了半辈子的老歌。嗯...这熬出来的滋味,大概就是太平街的底色。
国货街的烟火气
国货街可完全是另一番光景了!路两边小店挤挤挨挨,霓虹招牌闪得人眼花。一对小情侣在一家卖手机壳的小摊前拌嘴,女孩举着两个壳子,声音脆亮:“这个粉的多好看呀!”男孩皱着眉头,手指戳着另一个黑乎乎的:“这个结实,耐摔!你那花里胡哨的,两天准坏!” 女孩跺脚:“我就喜欢这个!” 男孩撇撇嘴,嘴里嘟囔着“行行行,买买买”,手却已经摸向扫码付钱的手机。呵,年轻人这火星撞地球似的热乎劲儿,是国货街永不落幕的烟火。
再往前溜达,拐进华丰街那条安静点的巷子,节奏一下子慢得像老式挂钟。巷子尽头,一张掉了漆的小木凳上,并排坐着两位老人。老爷爷的头发白得像雪,手里攥着个老旧的半导体收音机,咿咿呀呀放着黄梅戏;老奶奶歪着头靠在他肩上,闭着眼,嘴角微微上扬,像是沉在一个安适的梦里。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,在他俩身上洒下细碎的光斑。时间在他们身上仿佛凝固了,只有那半导体里传出的婉转唱腔,悠悠地飘在巷子里。
我放轻脚步绕过去,生怕惊扰了这幅画。走出几步远,忍不住回头望。老奶奶似乎醒了,正抬手轻轻拂去落在老爷爷肩头的一片枯叶。老爷爷侧过脸,对她笑了笑,皱纹里漾开的,全是无声的暖意。那一刻,周遭的市声仿佛都退潮了。
夕阳把150街区的影子拉得老长,把那些门脸、招牌都涂上了一层温柔的蜜色。解放路少年们的笑声隐约还在回荡,太平街面馆的蒸汽依旧氤氲,国货街小摊的霓虹也开始闪烁。而华丰街巷口那对依偎的老夫妻,像两棵安静的老树,根早已在岁月里紧紧盘绕。
我站在街角,烧饼夹里脊的香气又飘了过来。爱情究竟在哪条街呢?它或许无处不在——在青春懵懂的心跳里,在碗筷相碰的日常里,在拌嘴赌气的烟火里,更在白发相守的沉默里。这150的街巷,兜住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传说,不过是一代又一代人,用最朴素的时光,熬煮出的那一碗人间暖意。它就在脚下,就在身边,就在这热气腾腾的、名叫“生活”的长街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