鞍山100元一次去他家
鞍山100元一次去他家
嘿,你听说过这事儿吗?在鞍山,有人打广告说“100元一次去他家”,嗯…听起来挺新鲜的,对吧?我那天正好去鞍山出差,闲着没事刷手机,就蹦出这么个帖子。鞍山嘛,你知道的,钢铁之城,老工业区,平时游客不多,可这服务咋这么便宜?100块,就一次去他家,干啥呢?喝茶聊天,还是看风景?我心里嘀咕着,这年头啥怪事都有,但100块…值不值?算算账,吃顿饭都不够,去一趟试试呗,就当探险了。
说干就干,我立马联系了那个发帖人,微信一加,对方回得挺快。他叫老王,自称是个退休工人,家在铁西区那片老居民楼。老王语音里声音沙沙的,带点儿东北腔:“兄弟,来呗,就100块,包你开开眼。”我琢磨着,这价格也太亲民了,不会是骗局吧?但转念一想,鞍山人实在,应该没啥猫腻。嗯…我在想,万一真去了,能见着啥新鲜玩意儿?家庭博物馆?还是老物件展览?算了,好奇心战胜一切,我直接微信转了100块过去。
第二天下午,我按地址找过去。鞍山的天灰蒙蒙的,街道窄窄的,两边都是红砖老楼,风吹过来,一股铁锈味儿。老王家在二楼,楼道里黑乎乎的,楼梯嘎吱响。我边爬边寻思,100块花在这儿,值吗?要是就喝杯水走人,那可真亏了。但门一开,嘿,老王笑呵呵的,皱纹里都透着热情:“来啦?快进屋,别客气!”屋里不大,收拾得干净,墙上挂满老照片,全是鞍钢的老机器和工人合影。
进屋后的第一眼
老王招呼我坐下,端来一杯热茶,茶香混着烟味儿,挺冲鼻。他指着照片说:“瞅见没?这些都是我年轻时候拍的,鞍钢的黄金年代。”我环顾四周,家具旧旧的,但摆着不少模型——火车头、高炉,全是手工做的。老王搓着手笑:“100块,就为让你看看这些宝贝。我退休了,闲得慌,想找人唠唠嗑,分享点故事。”嗯…我这才明白,原来不是啥高大上的服务,就是个老工人想找人陪聊,回忆青春。
接下来一小时,老王滔滔不绝讲起来。他说70年代在鞍钢当炉前工,高温下干活儿,汗流浃背,但那份自豪感,啧啧…现在年轻人不懂。他拿出个旧工具箱,里头工具锈迹斑斑:“瞧这扳手,当年修高炉用的,现在成古董啦!”我边听边点头,心里暖乎乎的。100块?值了!不是物质回报,是这份人情味儿。老王说,他儿子在外地,家里冷清,搞这个“服务”就想交朋友,收100块当个门槛,别让人白跑。
聊着聊着,窗外夕阳斜照,屋里光线暗下来。老王突然起身,翻出个相册:“再给你看个秘密。”里面是他年轻时的奖状和厂报剪贴,全是荣誉。他眼神闪着光:“这些不值钱,可对我来说,比啥都金贵。”我默默听着,嗯…这趟真没白来。鞍山的钢铁魂,活生生在老王家重现了。100块?换回一段历史,一份真诚,太划算了。
天黑了,我起身告辞。老王送到门口,拍拍我肩:“兄弟,常来。吧交队。”下楼时,我心里沉甸甸的,不是后悔,是感动。鞍山这地方,外表硬邦邦,内里软乎乎的。100元一次去他家?嗯…不是买卖,是心与心的交换。下次再来鞍山,我还找老王,听他把故事讲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