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港高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
电话账单的噩梦
你有没有想过,一个电话能花掉800块钱?天。800块!在广西贵港市,一个叫小伟的高中生就遇上了这事儿。小伟是市一中的学生,平时挺机灵的,可手机一上手,就跟丢了魂似的。他爸妈给的生活费不多,每个月就几百块,省着花才够吃饭和买书。但那天,他脑子一热,干了件傻事——打了整整三个小时的电话。等一下,让我想想,这咋就花800元了呢?嗯,故事得从头说起。
小伟是个游戏迷,最近迷上了一款新出的手游。这游戏吧,画面炫酷,但免费玩家根本玩不爽。他卡在关卡里,急得抓耳挠腮。突然,他看到游戏里弹出一个客服号码,写着“24小时专业指导”。小伟心想:“打个电话问问呗,说不定能免费通关呢。”他完全没注意那个小字提示——“每分钟收费2.5元”。唉,年轻人嘛,冲动起来哪管那么多?他掏出手机,直接拨了过去。
电话接通了,是个声音甜美的客服小姐姐。“欢迎您致电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?”小伟赶紧问游戏技巧。小姐姐耐心解答,还聊起了游戏八卦。小伟越聊越起劲,时间嗖嗖地飞走。聊到一半,他瞄了眼时钟,才过半小时?等一下,我是不是该挂了?可小姐姐说:“别急,我这儿还有独家秘籍呢!”小伟被勾住了,心想:“再聊几分钟吧,反正不差这点钱。”
结果呢?三小时眨眼就没了!小伟挂了电话,还乐呵呵的,觉得学到了真本事。他压根没算过账:2.5元一分钟,180分钟下来,就是450元?不对不对,让我算算...180乘2.5?天。450块?可实际账单是800元!咋回事?原来,那客服是长途加漫游,还叠加了乱七八糟的服务费。小伟完全蒙在鼓里,傻乎乎地以为只花了几十块。
爸妈的怒火
一周后,电话账单寄到了家。小伟他爸一拆开,眼睛瞪得老大:“800元?这谁打的电话?”小伟妈凑过来一看,脸都白了。家里条件一般,800块够一个月菜钱了。小伟缩在角落,支支吾吾地说:“我...我打了个客服电话。”他爸气得直拍桌子:“三小时?你当钱是大风刮来的。 毙∥跋氡缃猓苫暗阶毂哂盅驶厝。爸妈的失望写在脸上,比骂还难受。
事情还没完。小伟妈怕影响学习,跑去学校找班主任。班主任老张是个和蔼的人,一听这事就皱眉头。他把小伟叫到办公室,语重心长地说:“孩子啊,手机是好东西,但得用脑子管住手。”老张没惩罚小伟,反而帮他分析:为啥客服电话那么贵?是不是中了营销陷阱?小伟听着听着,心里咯噔一下。他这才意识到,自己太天真了——那些“免费指导”全是坑钱的套路。
为了还钱,小伟咬牙去兼职。周末在奶茶店打工,一站就是八小时,累得腰酸背痛。赚来的钱,一分一毛攒起来。有次,他累得趴在桌上想:“为啥我非打那个电话?”嗯,是虚荣心作祟吧?想快速通关游戏,在同学面前显摆。可现在呢,钱没了,还欠爸妈一屁股债。奶茶店老板看他辛苦,悄悄多给了50块奖金。小伟拿着钱,鼻子一酸,差点哭出来。
慢慢地,小伟变了。他戒掉了游戏瘾,手机设了流量提醒。每次想乱花钱,就想起那800块的教训。朋友们笑他抠门,他却认真地说:“钱得花在刀刃上。”爸妈看在眼里,气消了大半。他爸某天拍拍他肩:“小子,吃一堑长一智。”小伟点点头,心里暖暖的。这经历,比课堂上学的东西还管用。
如今在贵港一中,小伟成了“反面教材”。老师们拿他例子讲财务课,提醒大家别踩坑。小伟倒不介意,还主动分享心得:“手机再方便,也得长个心眼。”你看,生活就是这样,摔个跟头,才学会走路。小伟的故事传开了,其他高中生也警惕起来——毕竟,谁都不想为三小时电话掏空钱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