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口巷子里快餐150元一位
哎呀,你听说过张家口巷子里有家快餐店,每位150元吗?我头一回听朋友说起时,差点儿没把嘴里的茶水喷出来。快餐?150块?这价格在张家口这种地方,简直像天方夜谭。】觳筒欢际鞘付十块的事儿吗?我心里嘀咕着,这老板是不是疯了,还是里头藏着啥宝贝?
好奇心像个小钩子似的,硬是把我拽到了那条巷子。张家口的老城区,巷子弯弯绕绕的,石板路坑坑洼洼,两边都是些老房子,灰扑扑的招牌都褪了色。我边走边想,这150元的快餐,该不会是藏在哪个犄角旮旯里吧?嗯,果然,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脸前停住了。门面窄得只容得下两个人并肩,门口连个正经招牌都没有,就一块破木板写着“家常味”三个字。我犹豫了一下,推门进去,里头光线暗得很,几张旧木桌摆得歪歪斜斜,墙上还挂着一幅泛黄的年画。这环境,说实话,跟我想象中的“高端”差远了。
那150块,到底值不值?
坐下后,老板是个五十来岁的大叔,穿着围裙,笑眯眯地递过菜单。菜单就一页纸,上面列着五六样菜,全是本地家常菜,什么炖羊肉、土豆烧鸡、小炒青菜之类的。我扫了一眼,心里又犯嘀咕:这不就是普通农家菜吗?凭啥卖150块?老板看穿我的心思似的,慢悠悠地说:“小伙子,别急,咱这儿食材不一般。”他指了指厨房方向,“羊是山里散养的,鸡是现宰的,菜是自家小院种的,连油都是现榨的胡麻油。”我半信半疑地点了份炖羊肉套餐,嗯,等等看吧。
上菜时,那股香味儿先钻进了鼻子。羊肉炖得软烂,汤汁浓郁,带着点儿草原的膻香,但一点儿不腻。我尝了一口,肉丝儿在嘴里化开,鲜得直冲脑门儿。再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,和一小碟腌酸菜,那滋味儿,简直绝了!吃着吃着,我突然明白过来:这150元,买的不是快餐,是份“慢工细活”。老板在厨房里忙活,我听见他叮叮当当的切菜声,节奏不快,但每一下都透着劲儿。他抽空跟我聊了几句,说这店开了二十多年,从来不打广告,就靠街坊邻居口口相传。食材都是当天凌晨去乡下收的,保证新鲜。哦,原来如此,这巷子里的秘密,就是那份老手艺的坚持啊。
环顾四周,店里就三桌客人,都是熟面孔。一个大爷边吃边跟老板唠嗑:“老张,你这手艺别失传喽!”老板笑着摇头:“儿子嫌累,不愿意接。”我心里一沉,这种地方,在城里快绝迹了。150元的价格,听起来贵,但算算成本:新鲜羊肉一斤就七八十,加上人工、水电,老板能赚多少?我琢磨着,这钱花得值,因为它买到了时间买不到的滋味儿。快餐嘛,本应图个快,可在这儿,老板偏偏反着来,把“快”字磨成了“慢”字。嗯,这顿饭,吃得我心头暖烘烘的。
走出巷子,天已经擦黑了。张家口的晚风凉飕飕的,可胃里那股热乎劲儿还在。回头看看那家小店,灯光昏黄,像个倔强的老伙计,守着城市的角落。150元一位的快餐,在别人眼里可能荒唐,但对我来说,它提醒了点儿东西:生活里有些好味道,不能用钱简单衡量。下次路过,我还得来尝尝,就是不知道,老板还能坚持多久?